2019.11.25
青山綠水,一碧萬頃
山清水秀,江山如畫
優美的環境總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景象
好的環境總能提升人們的生活滿意度
咸寧市規劃建設大洲湖城市濕地示范區
著力打造城市公園支撐點
綠色發展示范區
為城北居民提供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大洲湖規劃鳥瞰圖
咸寧“北部空間計劃”
2016年咸寧市五次黨代會作出“實施北部空間計劃,推動城市北拓東進,構建‘武咸同城、擁湖面江、一主多元’的都市區空間格局,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的戰略部署。北部振興為咸寧城市發展帶來了新可能。
大洲湖規劃區位于咸寧市北部官埠生態新區內,東接桃源大道,南臨京廣高鐵,西接京港澳高速及淦河,北臨蘄嘉高速,是咸寧城市發展“北拓”戰略規劃的關鍵性項目。咸寧城市建設逐漸出現北傾的趨勢,未來,在咸寧城市發展的“北拓”戰略影響下促成的項目會越來越多。因此,向北發展是咸寧城市未來發展方向,未來咸寧北部區域會慢慢的成為咸寧的新中心。
大洲湖規劃區位圖
大洲湖項目規劃
大洲湖項目投資約20億元建設周期10至15年。項目規劃總用地29.7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約15平方公里,核心區水域面積約8平方公里。
2019年4月市發改委批復關于咸寧大洲湖生態建設示范區項目(涉水工程大洲湖閘)。
2019年11月8日上午,中建三局咸寧大洲湖項目在旗鼓大道北延伸段工程施工現場,舉辦2019年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現場觀摩會。
在大洲湖項目上,市領導強調,要把大洲湖生態示范區PPP項目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要求結合起來。要著力打造城市公園支撐點,綠色發展示范區,為2020看咸寧貢獻力量。
咸寧市“一城十區”功能結構示意圖
總體定位
世界級濕地生態聚落
城市圈高鐵門戶新城
國際性健康療養勝地
以武咸一體化發展為契機,以世界級的湖區、濕地資源及文化資源為基礎,以得天獨厚的區位及交通優勢為動力,通過打造國際性濕地生態聚落與城市圈高鐵門戶新城,共同營造世界級健康療養勝地。
示意圖
總體結構
形成一帶、六廊、七片的總體結構。
一帶:大洲湖景觀帶,以大洲湖結合自然水系打造環湖綠帶提升整體空間形象;
六廊:自然水流路徑分析而控制的六條生態廊道,是組團之間的天然屏障,同時也是區域的生態基礎設施與景觀設施。
七片:高鐵門戶與特色小鎮兩部分組成,由生態廊道自然分隔而成的4+3組團,四個特色小鎮與三個組團。
總體結構圖
生態策略
通過GIS手段,界定“適建區”、“限建區”與“禁建區”的空間關系
適建區:主要集中在區域南部和北部,總面積約714.03公頃;
限建區:主要集中在區域中部,總面積約226.3公頃;
禁建區:主要包括水域、農林用地等,總面積約2031.46公頃;
在以上基礎上形成生態用地與綠化用地,構成本區域獨有的生態基地與廊道的生態架構,其中生態用地約2031公頃,占總用地約68%。
生態框架圖
兩大職能體系
國際性小鎮聚落:彰顯國際濕地旅游示范定位,采用“生態+小鎮” 的模式,結合湖區資源、濕地景觀資源和咸寧資源特色,在北側打造國際性特色小鎮聚落。
高鐵門戶新城:立足區域性發展訴求,結合高鐵站點,打造多元產業集聚的綜合服務產業片區。同時,圍繞主題公園、湖區濕地公園,打造生態示范的人居之城。
兩大職能體系示意圖
站前組團
以高鐵站形成城市組團,建設用地面積106公頃,其中居住用地33公頃。站前東西兩側地塊采取商業、居住兼容形式,主要包括商業板塊和文娛板塊兩大部分。
功能分區示意圖
商業板塊包括:創新研發、會議會展、購物中心、高端酒店、國際公寓
文娛板塊包括:政務中心、九年一貫制學校、文創產業、康陽醫院、生態居住
站前綠軸
道路交通系統
打造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級道路交通系統。
快速路:京港澳高速、咸通高速。
主干路:紅線寬度控制在32-48米。
次干路:紅線寬度控制在24-28米。
支路:紅線寬度控制在18米以下。
道路交通系統示意圖
環湖綠道
環大洲湖構建環湖綠道系統,全場約20.42公里,寬4.5米,滿足自行車出行和步行要求。結合周邊商業服務設施設置一級驛站5處;二級驛站19處。
環湖綠道示意圖
城際空間站毗鄰大洲湖
助力咸寧新中心崛起
綠地集團一直以來專于打造理想的人居新體驗,讓客戶可以享受到最優質的居住環境。這也是綠地城際空間站項目選址毗鄰該濕地示范區的重要因素。
在城市功能新定位的背景下,城市新格局也悄然形成。咸寧城際空間站,站位高鐵經濟高度,擇址咸寧北部空間。依托咸寧“北上東進,產業主導”的發展戰略,獨占咸寧北站優勢區位,依托咸寧“北上東進,產業主導”的發展戰略,獨占咸寧北站優勢區位。咸寧城際空間站作為咸寧高鐵城市圈眾多首發營運項目之一,必將成為高鐵經濟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沿街立面效果圖
咸寧城際空間站打造城市人居新生活借助城市自然資源帶來愉快的居住體驗綠地咸寧城際空間站一座綠地獻給咸寧的世界大城